论安全保障义务人相应的补充责任——以《侵权责任法》第12条和第37条第2款的关系为中心

被引:49
作者
孙维飞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安全保障义务; 第三人; 同一损害; 补充责任;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4.03.004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补充责任和连带责任或部分连带责任的差别不大,不应高估其意义。《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2款和第12条针对的都是数人分别实施侵权行为导致同一损害的情形。由此可以解释安全保障义务人"相应的"责任是指其就同一损害只须承担部分赔偿的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补充责任,其特点在于第三人须就同一损害承担全部赔偿的责任;其原因在于第三人为故意侵权和《侵权责任法》第26、27条的类推适用,而不在于安全保障义务人的侵权行为具有不作为的性质或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具有全部的原因力。有过失的安全保障义务人针对故意侵权的第三人有追偿权。双方针对受害人都只是过失侵权时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第12条,相互间无追偿权。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补充责任、相应的补充责任与责任人的追偿权 [J].
郭明瑞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24 (01) :12-16+35
[3]   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充责任 [J].
张新宝 .
法学杂志, 2010, 31 (06) :1-5
[4]   单独侵权视角下的共同侵权制度探析 [J].
孙维飞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3) :12-27
[5]   论民法上的补充债务 [J].
李中原 .
法学, 2010, (03) :78-91
[6]   共同危险行为与原因竞合——《侵权责任法》第10条、第12条解读 [J].
梁慧星 .
法学论坛, 2010, 25 (02) :5-7
[8]   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之检讨 [J].
杨垠红 .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2) :56-60
[9]   论侵权责任的补充责任 [J].
杨立新 .
法律适用, 2003, (06) :16-20
[10]   经营者对服务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 [J].
张新宝 ;
唐青林 .
法学研究, 2003, (03) :7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