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隐性人力资本与股权激励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6
作者
隋广军
曹鸿涛
机构
[1]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营者; 企业; 企业管理; 隐性人力资本; 股权激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2.9 [企业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经营者是拥有重要的隐性人力资本的“经济人”。经营者能力是具有“聚变效应”特性、专用性、利益相关性、不可分割性等特质的一种隐性人力资本。通过分成合约把经营者隐性人力资本所有权转化为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为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奠定坚实的法人治理基础 ,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契约 ,从而实现经营者能力资本化。股权制是经营者能力资本化有效的实现形式之一 ,但需要高效的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商品市场与合理的公司股权结构等隐性激励制度的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智力资本激励的制度安排 [J].
芮明杰 ;
郭玉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9) :64-69
[2]   股权制的激励机制与国有企业改革 [J].
黎自成 ;
王明华 .
财贸经济, 2002, (07) :66-69
[3]   隐性人力资本的价值度量 [J].
郭玉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7) :84-90
[4]   隐性激励与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重构 [J].
肖艳 ;
石磊 .
当代财经, 2002, (03) :64-67
[5]   我国国企与国外企业家工作满意度及激励因素比较 [J].
朱敏 ;
李永禄 .
上海经济研究, 2002, (01) :66-72+15
[6]   人力资本产权论 [J].
方竹兰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9, (01) :37-40
[7]   支薪制与分享制:现代公司组织形式的比较 [J].
翁君奕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6, (05) :51-55
[8]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J].
周其仁 .
经济研究, 1996, (06) :71-80
[9]   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剩余支配权 [J].
刘小玄 .
经济研究, 1996, (05) :3-11
[10]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维迎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