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组织种群的制度起源

被引:16
作者
王富伟 [1 ]
阎凤桥 [2 ]
机构
[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
[2]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组织形式; 制度逻辑;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6.013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借用组织研究中的种群生态学与制度理论可以较好解释独立学院这一中国特有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的制度起源。中国高等教育的供需失衡、公共经费不足和经济持续增长构成了独立学院得以产生的基本生态环境,源于经济领域市场机制的扩散提供了观念与方式的认知启迪,而教育领域的公益性观念对市场化的反向作用制约其彻底走向民营化,它的产生还得益于高等教育体制的分权改革以及民办高等教育创办人为突破边缘地位所做的努力。中央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和私营企业的投资,以及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确认则促成了其广泛扩散。理论上来讲,是教育逻辑对政府逻辑和市场逻辑的双重依附,以及中国特有的规则易于变通的社会逻辑和自我主义倾向的社会逻辑,最终形塑了独立学院"公私混合"的组织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4+159 +15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独立学院的制度化困境——多重逻辑下的政策变迁 [J].
王富伟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02) :79-96+189
[2]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3]   独立学院地方性发展实践的政策启示——基于浙江省独立学院的实地调查 [J].
陈学飞 ;
王富伟 ;
阎凤桥 ;
陈汉聪 ;
蓝汉林 ;
贺武华 .
复旦教育论坛, 2011, 9 (01) :56-60
[4]   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 [J].
周雪光 ;
艾云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4) :132-150+223
[5]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6]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反思 [J].
陈学飞 ;
展立新 .
高等教育研究, 2009, 30 (08) :1-26
[7]   高校划转的后财政对策研究 [J].
尉桂华 ;
葛继平 ;
吴爱萍 .
煤炭经济研究, 2009, (06) :88-90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回顾与前瞻 [J].
刘宝存 .
复旦教育论坛, 2009, (01) :43-47+57
[9]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其模式[J]. 姜华,丁楠.民办教育研究. 2008(02)
[10]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其模式[J]. 姜华,丁楠.民办教育研究. 20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