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联电网中大扰动对联络线的冲击特性分析方法

被引:14
作者
刘巨 [1 ]
孙海顺 [1 ]
文劲宇 [1 ]
罗成 [2 ]
机构
[1]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2] Midwest Independent Transmission System Operator Inc
关键词
互联电网; 大扰动冲击; 能量函数法; 联络线; 解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12 [电力系统稳定];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针对在规模庞大的同步交流电网中,区域内大扰动不仅会对本区域电网稳定性造成冲击,而且将通过区域间联络线对其他区域电网的稳定性产生冲击,甚至会导致区域联络线功率振荡解列的现象,研究了故障后大扰动冲击各个区域电网的特性。基于联络线暂态势能变化,定义了扰动起始冲击时间和扰动冲击时间,可以定量描述大扰动冲击区域交流联络线的过程,并根据首次扰动冲击时间联络线功率偏差与暂态势能间的关系,提出了联络线脆弱性指标作为系统是否在联络线处发生解列的判据,从而建立了基于能量函数的大扰动冲击特性定量描述方法。最后,在华中—华北交流互联电网中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美国“9·8”大停电对连锁故障防控技术的启示 [J].
方勇杰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5) :1-7
[2]   两大区互联系统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机制与峰值计算 [J].
汤涌 ;
孙华东 ;
易俊 ;
林伟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19) :1-6
[3]   基于广域实测受扰轨迹的失步解列判据 [J].
刘福锁 ;
方勇杰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17) :22-25
[4]   电力系统的自适应解列控制 [J].
方勇杰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20) :41-44+48
[5]   基于网络信息的暂态稳定性定量分析——支路势能法 [J].
蔡国伟 ;
穆钢 ;
K W Chan ;
卢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05) :5-10
[6]   EEAC与直接法的机理比较 (四)回顾与瞻望 [J].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 (14) :1-6
[7]   EEAC与直接法的机理比较(三)定性判稳与定量分析 [J].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 (13) :1-5+25
[8]   EEAC与直接法的机理比较(二)壁垒点与观察点 [J].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 (12) :1-7+23
[9]   EEAC与直接法的机理比较(一)——受扰程度函数 [J].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 (11) :6-11
[10]   定义于输出轨迹的网络暂态能量函数 [J].
蔡国伟 ;
穆钢 ;
柳焯 ;
林子钊 .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 (09)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