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生活圈的界定与测度:以北京清河地区为例

被引:111
作者
孙道胜 [1 ]
柴彦威 [1 ]
张艳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
关键词
时空间行为; 社区规划; 日常生活圈; GPS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在对人居环境关注的宽度与深度发展之下,居住区规划正在向注重社会生活质量的社区规划转变。在中国,社区存在概念不清,边界不明的问题,亟须从生活空间视角,对社区的概念和空间进行重构。在梳理了国内外社区建设模式、生活空间、生活圈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清河地区为案例,采用GPS数据和活动日志数据,基于个体行为方法,依照功能和可达性两个维度提出日常生活圈的基本概念;并运用Alpha-shape方法,选择18个社区进行社区生活圈的实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较之以往居住小区,社区生活圈更能反映居民真实生活空间。研究还证明,Alpha-shape方法较之传统方法在测度生活圈方面更具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上海市体育生活圈设施功能形态布局研究.[A].李建国;卢耿华;杨建设;吕东旭;高敏;.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07,
[2]  
东环催生“一个半小时生活圈”.[N].彭青林;.海南日报.2011,
[3]  
珠三角离 “一小时生活圈” 越来越近.[N].汤璇;杜嘉仪;冯卫南;唐晓玲;.广东建设报.2009,
[4]  
核心区半小时生活圈开始成型.[N].黎欣刚;冯瑛;.湘潭日报.2008,
[5]  
深圳人热捧“2小时生活圈”.[N].陈海峰;.深圳特区报.2006,
[6]  
中国城市的时空间结构.[M].柴彦威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  
社区发展论.[M].徐永祥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8]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柴彦威 ;
张雪 ;
孙道胜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3) :61-69
[9]   国内外生活圈规划研究与规划实践进展述评 [J].
肖作鹏 ;
柴彦威 ;
张艳 .
规划师, 2014, (10) :89-95
[10]   生活活动空间的郊区化研究 [J].
张艳 ;
柴彦威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12) :1723-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