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文献述评和政策建议

被引:2
作者
王永龙
机构
[1]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合肥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二元体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302 ;
摘要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政府的三件大事之一。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又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条件。从意愿情况、影响因素、异质性研究、对城镇类型的选择等4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显著差异,异质性较大。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女性农民工和无地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烈,而且,本埠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强于外埠农民工。农民工选择载体依次是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尤其是家乡的城镇,总体倾向于就近城镇化。抑制市民化意愿的是城乡二元体制。在农民工融入城镇、"三块地"权益转让或退出机制等方面研究不足,尚需研究的是对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整体市民化意愿、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村权益处置及其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建议从进入机制、退出机制以及融入机制上,着重引导人口合理布局,顺应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保障农民工的"三块地"权益,去除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障碍;做实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乡村振兴。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5 条
[1]  
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M].钱文荣; 黄祖辉;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艺术的法则.[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著;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  
二元经济论.[M].(美)刘易斯(Lewis;W;A.)著;施 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   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曹兆文 ;
黎春竹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 33 (05) :49-61
[6]   农村转移劳动力社会融合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体面劳动的视角 [J].
彭现美 ;
张晓红 ;
董毅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 32 (06) :89-99
[7]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安市的实证调查 [J].
杨凌 ;
冯迪 ;
朱安琪 .
农村经济, 2017, (11) :103-107
[8]   政策满意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郑永兰 ;
王宝荣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9 (03) :72-79+120
[9]   外部环境、个人能力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J].
佐赫 ;
孙正林 .
商业研究, 2017, (09) :170-177
[10]   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述评 [J].
毛丰付 ;
卢晓燕 ;
白云浩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5)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