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246
作者
陈利顶 [1 ]
孙然好 [1 ]
刘海莲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
关键词
城市景观; 格局演变; 环境效应; 热岛效应; 生态用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快速城市化过程剧烈影响着下垫面变化,直接带来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诸多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与景观格局演变密切相关,研究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系统总结了城市化过程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热环境效应、水环境效应、生态服务效应,以及城市生态用地与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城市景观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现有研究侧重于景观格局演变的量化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较少关注景观格局演变对生态环境及其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2)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热岛效应研究多局限于两者数理统计关系的分析,对于城市热环境形成的机理缺乏深入研究;(3)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大气环境效应方面更多研究关注绿地及其空间布局在吸收和降解大气污染物、固体颗粒物方面的作用,对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大气环境综合效应以及大气灰霾效应影响机理重视不够;(4)如何通过合理设置生态用地,有效提高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目前仍缺乏深入而又系统的研究。下一步的研究中,需要综合多尺度的景观信息来揭示城市景观的演变机理和环境效应,构建基于城市空间扩展和生态服务效应评价的城市生态空间优化决策模型,探讨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模式与安全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042 / 10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城市生态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与技术构架 [J].
孙然好 ;
许忠良 ;
陈利顶 ;
李芬 .
生态学报, 2012, 32 (07) :1979-1986
[2]   空间异质性及绿色空间对大气污染的削减效应——以大珠江三角州为例 [J].
丁宇 ;
李贵才 ;
路旭 ;
高梅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11) :1415-1421
[3]   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西安市南郊为例 [J].
周忠学 ;
仇立慧 .
干旱区研究, 2011, 28 (06) :974-979
[4]   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以常州市为例 [J].
李锋 ;
叶亚平 ;
宋博文 ;
王如松 .
生态学报, 2011, 31 (19) :5623-5631
[5]   城市化进程中上海植被的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Ⅷ):上海乡土陆生草本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前景 [J].
田志慧 ;
蔡北溟 ;
达良俊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4) :24-34
[6]   基于不透水表面指数的城市地表覆被格局特征——以深圳市为例 [J].
刘珍环 ;
王仰麟 ;
彭建 ;
谢苗苗 ;
李猷 .
地理学报, 2011, 66 (07) :961-971
[7]   城市不透水表面的水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J].
刘珍环 ;
李猷 ;
彭建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3) :275-281
[8]   城市带状绿地宽度与温湿效益的关系 [J].
朱春阳 ;
李树华 ;
纪鹏 ;
任斌斌 ;
李晓艳 .
生态学报, 2011, 31 (02) :383-394
[9]   城市地表温度热岛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谢苗苗 ;
王仰麟 ;
付梅臣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1) :35-41
[10]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 俞龙生,符以福,喻怀义,李志琴.应用生态学报.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