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数字资本逻辑批判

被引:18
作者
向东旭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数字资本逻辑; 数字技术; 数字劳动;
D O I
10.16502/j.cnki.11-3404/d.2021.06.017
中图分类号
F014.39 [资本和剩余价值];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数字资本具有双重效应:一是提升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文明效应,二是追求价值增殖、获取巨额利润的野蛮效应。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数字资本与数字技术合谋,引起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剧烈变化。同时,资本家凭借资本积累和数字技术在数字平台进行数字霸权和数字垄断,使数字技术成为资本剥削和压迫的重要工具,使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受到重重限制,导致阶级之间不平等加剧,世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正确认识和把握数字资本逻辑的双重效应对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技术进步与正义困境 [J].
刘同舫 .
社会科学战线, 2021, (05) :43-51
[2]   数据霸权与数字帝国主义的新型掠夺 [J].
刘皓琰 .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02) :25-32
[3]   如何理解数字劳动、数字剥削、数字资本?——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J].
孟飞 ;
程榕 .
教学与研究, 2021, (01) :67-80
[5]   数字资本积累中的免疫机制——以美国制裁华为反观资本主义共同体的开放和保护 [J].
姜宇 ;
蓝江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 (06) :68-80
[6]   主要国家数字空间治理实践及中国应对建议 [J].
李芳 ;
程如烟 .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0, 35 (06) :32-40
[9]   后危机时代数字资本主义的演化特征及其双重效应 [J].
徐宏潇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0, (02) :125-131
[10]   当代文化帝国主义的新特征及批判 [J].
张小平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 (09) :123-13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