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被引:36
作者
洪银兴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心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二十大; 新发展理念; 现代化; 道路;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22.11.01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格局,相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会有守正和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体现人民至上的理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所要推进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能没有必要的增长速度。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格局,也是应对逆全球化的格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必要路径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此创新的现代化道路可称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守正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需要由理念到发展道路的转化,由此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表现为:现代化的创新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之路;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开放发展之路;现代化的共享发展之路;以及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是发展中大国特有的现代化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繁荣.[M].埃德蒙·费尔普斯.中信出版社.2018,
[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14,
[5]  
之江新语.[M].习近平;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6]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7]  
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N]..人民日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