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犯罪视野下我国单位犯罪理念批判

被引:22
作者
王志远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犯罪; 单位犯罪; 效能范围; 单位监督过失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1 [犯罪];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环境犯罪与其他犯罪类型之间的一个重要不同点在于其与单位之间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而我国当前以"单位直接主动控制"为核心的单位犯罪效能范围理解显然不利于打击、遏制环境犯罪实践过程中单位犯罪制度最大效能的发挥。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在于单位监督过失责任理念的提倡。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论环境犯罪严格责任原则之有限适用 [J].
陶卫东 .
法学论坛, 2009, 24 (01) :99-103
[2]   我国环境犯罪存在的原因管窥——以地方政府为视角 [J].
陈玉范 .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3 (06) :81-86
[3]   论我国环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 [J].
吴献萍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1-5
[4]   关于在我国环境犯罪中设立过失危险犯的探讨 [J].
李希慧 ;
冀华锋 .
环境保护, 2008, (06) :33-36
[5]   环境犯罪立法理念的理性审视 [J].
姜敏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 (01) :50-52
[6]   论刑法中的行为——从“犯罪是行为”到“犯罪有行为” [J].
王志远 .
当代法学, 2006, (04) :22-27
[7]   单位犯罪定义的再探讨 [J].
李希慧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4, (03) :17-21
[8]   单位犯罪的若干问题新探 [J].
黎宏 .
法商研究, 2003, (04) :44-52
[9]   单位犯罪定义辨析 [J].
刘志远 .
人民检察, 2003, (07) :23-25
[10]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J].
黎宏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1, (04) :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