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下的生态城市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109
作者
徐丽婷 [1 ,2 ]
姚士谋 [1 ]
陈爽 [1 ,2 ]
徐羽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城市; 高质量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9.08.004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案例区,运用熵值-TOPSIS模型评价城市生态化水平的变化及差异,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究影响城市生态化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在稳步提升,城市间生态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扩大趋势;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外围"结构,城市生态化水平与城市规模等级成正比,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经济强市生态化水平要显著优于其他城市;城市在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3个层面指标上的评价得分具有不平衡性,各城市优劣势有所差异,并且经济和社会层面的生态化水平差异大于生态环境层面的差异;对大多数城市而言,经济层面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素是主要障碍因子。未来生态城市建设应立足城市自身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提升城市生态化水平,建设高质量生态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1228 / 12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广佛都市区城市扩展的模拟与分析 [J].
张童 ;
姚士谋 ;
胡伟平 ;
崔锋艳 .
地理科学, 2018, 38 (05) :737-746
[2]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绩效评价及障碍度诊断——以西安市为例 [J].
王莹 ;
王慧敏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05) :110-119
[3]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地理学贡献与责任使命 [J].
方创琳 ;
鲍超 ;
黄金川 ;
李广东 .
地理科学, 2018, 38 (03) :321-331
[4]   甘肃省河西地区自然-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 [J].
周苏娥 ;
张明军 ;
王圣杰 ;
孙美平 .
资源科学, 2018, 40 (02) :452-462
[5]   中国人口健康脆弱性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J].
杨振 ;
丁启燕 ;
王念 ;
刘会敏 .
地理科学, 2018, 38 (01) :135-142
[6]   基于生境质量的城市增长边界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J].
吴健生 ;
毛家颖 ;
林倩 ;
李嘉诚 .
地理科学, 2017, 37 (01) :28-36
[7]   可持续性科学:基于对象—过程—主体的分析模型 [J].
诸大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7) :1-9
[8]   中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问题思考 [J].
蒋艳灵 ;
刘春腊 ;
周长青 ;
陈明星 .
地理研究, 2015, 34 (12) :2222-2237
[9]   中国省会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分析 [J].
鲍超 ;
罗奎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3, 30 (04) :497-503
[10]   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吴颖婕 .
生态经济, 2012, (12) :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