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场的参与”作为在线教学的伦理尺度——基于对伯格曼现象学技术哲学立场的审视

被引:15
作者
张务农
机构
[1] 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研究所
关键词
在场; 参与; 技术; 信息; 在线教学; 伦理尺度; 伯格曼; 现象学技术哲学;
D O I
10.13541/j.cnki.chinade.20180125.00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在场和参与是伯格曼用来衡量"聚焦实践"的基本标准,聚焦实践又是衡量技术是否对人造成异化的关键范畴。因此,"在场的参与"既可以用来分析教育技术、技术信息对教育的异化机制,也可以作为重建教育技术运用伦理的基本尺度。本文主要以伯格曼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认识为基础,分别从技术和信息两方面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在线教学可能面临的伦理危机,然后从网络教学空间教学主体在场参与的内涵、信息和技术的伦理中立性以及教学主体的目的和态度三方面讨论了在线教学的伦理尺度及实现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6+80 +8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翻转课堂“翻而不转”——基于传播学的释疑 [J].
刘芳 .
江苏高教, 2017, (05) :47-51
[2]   网络学习空间的系统构成与功能演变——网络学习空间内涵与学校教育发展研究之二 [J].
贺相春 ;
郭绍青 ;
张进良 ;
郭炯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5) :36-42+48
[3]   教学媒体:由技术工具论、工具实在论到具身理论的范式转换 [J].
张刚要 ;
李艺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4) :17-23
[4]   技术信息超现实问题的伦理反思——基于伯格曼的技术哲学和信息哲学 [J].
李波 ;
李伦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 33 (02) :31-36
[5]   从观点到视角:论教育与技术的内在一致性 [J].
叶晓玲 ;
李艺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03) :5-9+43
[6]   技术现象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 [J].
陈维维 .
电化教育研究, 2010, (12) :20-22+32
[7]   技术现象学视野中的人性结构——斯蒂格勒技术哲学思想述评 [J].
郭晓晖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 25 (07) :37-42
[8]   现象学技术哲学及其发展趋势 [J].
舒红跃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 (01) :46-50
[9]   教育的实践哲学——现象学教育学理论建构的一个探索 [J].
宁虹 .
教育研究, 2007, (07) :8-15
[10]   在场的特权? [J].
H.博德尔 ;
何卫平 .
世界哲学, 2006, (01)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