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毁灭——“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生存与人类传播的未来”圆桌对话

被引:44
|
作者
吕新雨 [1 ]
赵月枝
吴畅畅 [2 ]
王维佳 [3 ]
洪宇 [4 ]
田雷 [5 ]
胡凌 [6 ]
熊节 [7 ]
余亮 [8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
[3]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4]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5]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6]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7] ThoughtWorks
[8]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控制论; 资本主义; 市场逻辑; 麦克切斯尼; 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业; 今日头条;
D O I
10.16057/j.cnki.31-1171/g2.2018.06.005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业的重构与重组吕新雨:我首先从《未来简史》这本书谈起。这本书很畅销,影响和争议都很大,作者赫拉利也曾经到中国讲演。它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宣告了人文主义的死亡。书中描绘了人类有机体消失的过程,它起源于人类中心主义,而当人文主义走向数据主义,就形成对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致命挑战,因为作为个人独特性而存在的人文主义的根基不复存在。而数据主义正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在大数据看来,生物体本身就是一个建构数据库的过程,而通过基因、微小机器人可以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2
页数:1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