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动员双重机制探究

被引:5
作者
杨洋
周泽红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新媒体; 网络动员; 动员机制; 引导; 规制;
D O I
10.13363/j.publishingjournal.2018.04.030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050302 ;
摘要
网络动员作为社会动员的一种形式新发展,兼具着双重价值立场。在遵循这一价值判断的前提下,一方面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积极引领国家主流思想凝聚和增益社会现实行动的参与力量,充分发挥网络社会动员的正向引导功能;另一方面,对潜藏社会非稳定性因素的网络抗争动员实施有效规导与制动,促成党政权力与社会力量双向政治互动的良性循环。科学辩证地运用好"引导"与"规制"两种策略,在网络治理全局观视野中加强党和政府的网络社会动员能力,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公民网络抗争动员:从概念建构到关联性议题反思 [J].
倪明 .
天津社会科学, 2017, (04) :82-86+107
[2]   网络社会动员作用机制与路径选择 [J].
徐明 ;
李震国 .
中国行政管理, 2016, (10) :51-56
[3]   网络政治动员对国家安全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J].
何哲 .
南京社会科学, 2016, (01) :85-92
[4]   网络动员:传统政府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J].
宋辰婷 ;
刘少杰 .
社会科学研究, 2014, (05) :22-28
[5]   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网络动员机制研究 [J].
涂光晋 ;
陈敏 .
新闻界, 2013, (02) :56-59+72
[6]   社会动员的本质探析 [J].
甘泉 ;
骆郁廷 .
学术探索 , 2011, (06) :24-28
[7]   论网络政治动员:一种非对称态势 [J].
娄成武 ;
刘力锐 .
政治学研究, 2010, (02) :74-86
[8]  
公共政策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严强, 2008
[9]  
之江新语[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07
[10]  
精神动力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骆郁廷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