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时空差异及制约因素分析

被引:12
|
作者
李波
张俊飚
徐卫涛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循环农业; 时空差异; 发展评价; 制约因素;
D O I
10.13300/j.cnki.hnwkxb.2010.04.017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为了便于比较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区域差异,构建了一套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制约性分析。结果显示:1999-2008年间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上升态势。从因素类型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先增强后减弱,资源的减量投入制约最大且逐年增强,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的制约性逐年减弱;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循环农业发展差异明显,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而水平较低的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农户采用沼气技术的行为分析
    艾平
    张嘉强
    张衍林
    向晋文
    张文飞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2) : 31 - 34
  • [2] 巢湖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吴开亚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 94 - 98
  • [3] 湖北省循环农业发展状况评价与政策建议
    李波
    张俊飚
    李海鹏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1) : 69 - 72
  • [4] 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王芳, 2008
  • [5]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黄贤金, 2006
  • [6]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建华[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