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技术进步与中国高耗能产业——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被引:78
作者
沈可挺 [1 ,2 ]
龚健健 [1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高耗能产业; 环境污染;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方向性距离函数;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1.12.003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估算了"九五"至"十一五"时期中国高耗能产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ETFP),并在考察高耗能产业ETFP的行业和省际差异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高耗能产业ETFP增长应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中国的现状说明当前高耗能产业的生产效率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对省际数据的测算显示,各省区ETFP增长呈现不同程度的收敛特征;市场化改革、FDI流入及能耗强度下降有利于促进各省区ETFP增长,而节能减排投资和企业环境治理能力的提高则可降低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的短期成本冲击。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高耗能产业及其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J].
龚健健 ;
沈可挺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2) :20-36+51
[2]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95-109
[3]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
[4]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J].
胡鞍钢 ;
郑京海 ;
高宇宁 ;
张宁 ;
许海萍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933-960
[5]   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 [J].
涂正革 .
经济研究, 2008, (02) :93-105
[6]   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卢现祥 ;
朱钟棣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549-564
[7]  
Efficiency analysis of Chinese industry: 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 . Michio Watanabe,Katsuya Tanaka.Energy Policy . 2007 (12)
[8]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Productivity in China (1979-2001) [J].
Zheng, Jinghai ;
Hu, Angang .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2006, 4 (03) :221-239
[9]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1978–94): The Caribbean in Perspective[J] . Pooran Lall,Allen M. Featherstone,David W. Norman.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 2002 (3)
[10]  
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 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