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
被引:450
|
作者
:
仇保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仇保兴
[
1
,
2
,
3
]
机构
:
[1]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来源
:
建设科技
|
2015年
/ 01期
关键词
: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LID;
雨水处理;
城市水系;
自然斑块;
绿地系统;
雨水调蓄;
D O I
:
10.16116/j.cnki.jskj.2015.01.003
中图分类号
: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
0815 ;
摘要
:
<正>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人进城,新建成的建筑相当于世界建筑总量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引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模式,我国的城市地表径流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引发洪涝积水、河流水系生态恶化、水污染加剧等问题。海绵城市就像一块海绵那样,能把雨水留住,让水循环利用起来,把初期雨水径流的污染削减掉。本文介绍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实现海绵城市途径、并对深化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技术作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