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禁令的基本原理与程序法落实

被引:63
作者
郭小冬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权禁令; 行为保全; 准司法程序; 利益衡量;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21.02.002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6 ;
摘要
《民法典》第997条规定了人格权禁令制度,但并未同时规定人格权禁令申请的审查条件和审理程序,也未明确该制度的实体法或程序法以及诉讼或非讼的属性。有观点认为人格权禁令制度就是人格权侵权领域的诉前行为保全。但是,人格权禁令与行为保全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人格权禁令制度的规定,改变了我国"侵权诉讼+行为保全+民事责任"的权利保护结构。为了确保实体法立法目的顺利实现,《民事诉讼法》应尽快作出调整以便实现与《民法典》规定的对接与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民法典的实施与民事诉讼法的协调和对接 [J].
张卫平 .
中外法学, 2020, 32 (04) :933-950
[2]   论侵害人格权的诉前禁令制度 [J].
王利明 .
财经法学, 2019, (04) :3-15
[3]   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的法理分析 [J].
张卫平 .
比较法研究, 2018, (06) :10-25
[4]   民事案由的功能:演变、划分与定位 [J].
曹建军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 36 (05) :120-128
[7]   人格权的利益结构与人格权法定 [J].
张平华 .
中国法学, 2013, (02) :43-57
[8]   2011年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理解与适用附视频 [J].
孙佑海 ;
吴兆祥 ;
黄建中 .
人民司法, 2011, (09) :28-34
[9]   论保全诉讼中被申请人利益的保障 [J].
郭小冬 .
法学家, 2010, (02) :128-138+179
[10]   德国侵权法上一般人格权制度及利益权衡原则 [J].
王军 ;
王梦晗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6) :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