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收入占比下降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吗?

被引:14
作者
董直庆
安佰珊
张朝辉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暨商学院
关键词
劳动收入占比; 技术进步偏向性; 替代弹性;
D O I
10.15939/j.jujsse.2013.04.01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49.2 [中国];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1 ; 020105 ;
摘要
技术进步是生产率增长来源已形成广泛共识,但人们普遍只关注技术进步本身,却忽视了技术进步偏向性可能导致的后果。技术进步正非对称改变要素生产率及其收入分配结构,但经验文献并没有给予关注。以中国省际和行业数据考察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结果显示:1979—2010年省际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年均2.6%到13.3%的速度偏向于资本,在样本期内累积拉动劳动收入占比下降27.2%,剔除资本供给对资本报酬提升的抑制作用(约16%),将使劳动收入占比从1978年的57.1%以年均1%的速度降至2010年的41.6%,而技术进步偏向性更多是贸易和资本深化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世界经济, 2010, 33 (12) :3-27
[2]   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 [J].
戴天仕 ;
徐现祥 .
世界经济, 2010, 33 (11) :54-70
[3]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宋冬林 ;
王林辉 ;
董直庆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68-81
[4]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张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65-79+206
[5]   卡尔多“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 [J].
罗长远 .
世界经济, 2008, (11) :86-96
[6]   收入功能分配的调整:对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现象的思考 [J].
李扬 .
经济研究, 1992, (07) :34-44
[7]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Factor-Augmenting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ormalized Supply-Side System Approach[J] . Rainer Klump,Peter McAdam,Alpo Willma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07 (1)
[8]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factor-augmenting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A normalized supply-side system approach .2 Klump R,McAdam P,Willman A. ECB.Working Paper Series no.367 . 2004
[9]  
The Esti mation of Biased Technical Pro-gress and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2 Sat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 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