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分析及建议

被引:26
|
作者
马占云 [1 ]
任佳雪 [2 ]
陈海涛 [3 ]
姜华 [1 ]
高庆先 [1 ]
刘舒乐 [1 ]
严薇 [1 ]
李照濛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
[3]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气候变化; 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AR6); 人类活动; 科学评估;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08.08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21年8月6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发布,针对气候系统变化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 AR6以更强有力的证据进一步确定了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事实,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影响的信号更为清晰.本文总结了历次IPCC评估报告,并从气候现状、未来可能的气候状态、风险评估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信息以及减缓未来气候变化4个方面对AR6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的影响前所未有,引发了全球许多地区的极端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未来若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显著减少,到2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至少升高2.1℃;如若人类影响得到有效改善,在最低排放情景(SSP1-1.9)中,2055年将变为负碳,到21世纪末气温开始再次下降.减少CH4等其他污染物可以为全球气候治理争取时间,并改善空气质量.建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聚焦模式开发和应用及与各工作组之间的衔接,加快短寿命气候强迫(SLCFs)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研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的科技支撑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550 / 25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从温室效应到地球系统科学
    周天军
    张文霞
    陈德亮
    张学斌
    李超
    左萌
    陈晓龙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2, 52 (04) : 579 - 594
  • [2] IPCC AR6报告解读:未来的全球气候——基于情景的预估和近期信息
    周天军
    陈梓明
    陈晓龙
    左萌
    江洁
    胡帅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 (06) : 652 - 663
  • [3] 气候变化科学方面的几个最新认知
    翟盘茂
    周佰铨
    陈阳
    余荣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 (06) : 629 - 635
  • [4] IPCC AR6 WGI报告的背景、架构和方法
    陈德亮
    赖慧文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 (06) : 636 - 643
  • [5] IPCC AR6报告解读: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胡婷
    孙颖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 17 (06) : 644 - 651
  • [6] 全球气候变暖:浅谈从AR5到AR6的认知进展[J]. 周波涛.大气科学学报. 2021(05)
  • [7] 国际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中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科学的重要进展
    王倩
    翟盘茂
    [J]. 气象科技进展, 2021, (03) : 113 - 118
  • [8] “后疫情”时期的全球气候治理
    朱松丽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 16 (06) : 758 - 762
  • [9] 回顾IPCC 30年(1988—2018年)
    赵宗慈
    罗勇
    黄建斌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14 (05) : 540 - 546
  • [10] 未来黑碳气溶胶排放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模拟
    陈莉荣
    郑辉辉
    师华定
    张强
    高庆先
    [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8, 8 (01) :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