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实证

被引:24
作者
李琳
刘瑞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创新要素流动; 空间面板; 城市群协同创新; 门限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2006-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共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首先,运用拓展DEA法对两大城市群协同创新水平进行测度,然后,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影响,进一步以互联网发展水平为门限变量,构建门限模型,探析互联网发展对创新要素在城市群流动的协同创新效应是否存在门限效应。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群协同创新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空间正向溢出效应显著,且存在群际差异;在两大城市群内,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群协同创新影响呈现非线性,创新人员流动对城市群协同创新影响呈"倒U型"特征,创新资本流动对城市群协同创新影响呈"U型"关系,相应拐点在不同城市群呈现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区域经济学.[M].郝寿义;安虎森.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2]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s [J].
Serrano, Veronica ;
Fischer, Thomas .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007, 18 (05) :599-615
[3]   Bilater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innovation networks [J].
Cowan, Robin ;
Jonard, Nicolas ;
Zimmermann, Jean-Benoit .
MANAGEMENT SCIENCE, 2007, 53 (07) :1051-1067
[4]   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J].
Audretsch, DB ;
Feldman, MP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 (03) :630-640
[5]   研发要素空间流动与区域协同创新效率 [J].
邵汉华 ;
钟琪 .
软科学, 2018, 32 (11) :120-123+129
[6]   资源错配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形成机理与测算 [J].
戴小勇 .
当代经济科学, 2018, 40 (05) :103-116+128
[7]   互联网、禀赋结构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三大城市群108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J].
李琳 ;
刘琛 .
华东经济管理, 2018, 32 (07) :5-11
[8]   高铁开通、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 [J].
卞元超 ;
吴利华 ;
白俊红 .
财贸经济, 2018, 39 (06) :147-161
[9]   多区域协同创新演化路径研究——构建3×3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J].
崔新健 ;
崔志新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8, (03) :53-62
[10]   城市群协同创新形成机理及其对系统绩效的影响研究 [J].
高丽娜 ;
宋慧勇 ;
张惠东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4 (01) :1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