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合同中伪契约条款的排除

被引:9
作者
夏庆锋
机构
[1] 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
关键词
网络合同; 伪契约条款; 格式条款; 合意冲突; 共同意义分析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网络合同具有显著的效率性和自动性。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服务商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将未经用户真正同意的伪契约条款混入合同正式文本中,进而侵害用户的知情权、隐私权等权益。伪契约条款的存在隐藏了当事人对同一格式条款的不同理解甚至相反观点,使无辜用户面临更多的不对称风险和责任,甚至限制了用户订立网络合同的自由权利。过度增加网络服务商的提示说明义务只会导致更多的无用条款"淹没"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重要条款,反而加剧当事人之间的缔约不平等。因此,应利用共同意义分析方法来解决网络合同中存在的伪契约条款问题,并通过充分交流的合作规范来推断当事人的真正合意。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J].
陈晓敏 .
当代法学, 2019, 33 (05) :27-36
[2]   区块链智能合同的适用主张 [J].
夏庆锋 .
东方法学, 2019, (03) :30-43
[3]   网络平台用户协议中格式条款司法规制之实证研究 [J].
胡安琪 ;
李明发 .
北方法学, 2019, 13 (01) :53-62
[4]   我国电子商务法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 [J].
刘颖 .
中国法学, 2018, (04) :195-216
[6]   互联网平台滥用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以20份互联网用户注册协议为样本 [J].
王红霞 ;
杨玉杰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6, 31 (01) :46-55
[7]   格式条款内容规制的规范体系 [J].
解亘 .
法学研究, 2013, 35 (02) :102-118
[9]   意志抑或利益:权利概念的法学争论 [J].
朱庆育 .
法学研究, 2009, 31 (04) :188-190
[10]   行为法经济学的勃兴与法经济学的发展 [J].
李树 .
社会科学战线, 2008, (09)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