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空尺度下中国旅游业发展格局演化

被引:27
作者
方叶林 [1 ]
黄震方 [2 ]
王坤 [2 ,3 ]
蔡碧凡 [2 ,4 ]
机构
[1] 安徽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4] 浙江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
关键词
旅游经济; ESDA; 脉冲响应;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4.09.001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以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省、市域1996~2010年旅游发展的面板数据为例,运用ESDA、重心、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作用。结果表明:1996~2010年总体上省域旅游经济表现出随机分布的空间态势,空间差异有所缩小,其中东部旅游业发展差异最大,中部最小。中国省域旅游经济重心向西北发生偏移,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为中国旅游经济的扩散效应区,广大西部地区是旅游经济的低速增长区。中国市域旅游经济的高值区大致分布在"黑河-腾冲"线的右侧,主要集聚在四大板块,与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相比,市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更加显著。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空间差异的两大因素,区域发展客观规律与政府的政策制度,对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有重大的影响,特殊事件对原有格局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不能从总体上改变空间差异的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025 / 10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空间可达性测度 [J].
潘竟虎 ;
从忆波 .
地理科学, 2012, 32 (11) :1321-1327
[2]   基于PCA-ESDA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 [J].
方叶林 ;
黄震方 ;
王坤 ;
涂玮 .
经济地理, 2012, 32 (08) :149-154+35
[3]   中国地市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 [J].
陈刚强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4) :91-95
[4]   区域旅游经济影响力的空间格局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J].
沈惊宏 ;
陆玉麒 ;
靳诚 ;
柯文前 ;
牛品一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2, (04) :83-87
[5]   中国市域旅游综合吸引力指数评价 [J].
沈惊宏 ;
陆玉麒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4) :661-673
[6]   基于Theil指数的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研究 [J].
王建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1) :99-103+115
[7]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J].
汪德根 ;
陈田 .
地理科学, 2011, 31 (05) :528-536
[8]   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赵磊 ;
全华 .
经济问题, 2011, (04) :32-38
[9]   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河南省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研究 [J].
丁旭生 ;
李永文 ;
吕可文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02) :106-108
[10]   生产要素视角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研究 [J].
唐晓云 .
经济地理, 2010, 30 (10) :1741-1745+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