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电动汽车集群储能能力和风电接入的平抑控制策略

被引:25
作者
王明深 [1 ]
穆云飞 [1 ]
贾宏杰 [1 ]
戚艳 [2 ]
于建成 [2 ]
齐文瑾 [3 ]
机构
[1] 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3]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集群; 风电; 储能能力; 平抑控制; SOC; SOC自适应算法;
D O I
10.16081/j.issn.1006-6047.2018.05.030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为促进风电在电网中的消纳吸收,提出了考虑电动汽车集群储能能力和风电接入的平抑控制策略。首先对单体电动汽车入网后的储能特性进行精细化建模,充分考虑储能容量对不同荷电状态(SOC)的电动汽车有功响应能力的约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电动汽车集群储能能力评估模型;进而针对多个电动汽车集群的协同控制,提出了考虑集群储能能力差异性的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SOC自适应算法,在考虑各电动汽车响应能力约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SOC水平确定各电动汽车的目标功率值,从而充分利用电动汽车与电网交换功率的连续调节能力;同时,该策略提出2种不同的交换功率控制方法,并探究不同方法在减少放电过程方面的差异性。最后,算例中利用电动汽车集群储能能力平抑联络线的功率波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电动汽车集群储能能力评估模型和平抑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含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广域源荷互动优化调控技术研究.[D].王明深.天津大学.2016, 12
[2]  
含飞轮储能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功率平滑控制策略研究.[D].熊倩.重庆大学.2012, 03
[3]  
Dynamic frequency response from electric vehicles considering travelling behavior in the Great Britain power system.[J].Jian Meng;Yunfei Mu;Hongjie Jia;Jianzhong Wu;Xiaodan Yu;Bo Qu.Applied Energy.2016,
[4]  
Active power regulation for large-scale wind farms through an efficient power plant model of electric vehicles.[J].Mingshen Wang;Yunfei Mu;Hongjie Jia;Jianzhong Wu;Xiaodan Yu;Yan Qi.Applied Energy.2016,
[5]  
Wind curtailment of China׳s wind power operation: Evolution; causes and solutions.[J].Guo-liang Luo;Yan-ling Li;Wen-jun Tang;Xiao Wei.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6,
[6]  
A Spatial–Temporal model for grid impact analysis of plug-in electric vehicles.[J].Yunfei Mu;Jianzhong Wu;Nick Jenkins;Hongjie Jia;Chengshan Wang.Applied Energy.2014,
[7]   Grid impacts of wind power: A Summary of recent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Parsons, B ;
Milligan, M ;
Zavadil, B ;
Brooks, D ;
Kirby, B ;
Dragoon, K ;
Caldwell, J .
WIND ENERGY, 2004, 7 (02) :87-108
[8]   考虑用户参与度的电动汽车能效电厂模型 [J].
王明深 ;
于汀 ;
穆云飞 ;
贾宏杰 ;
魏炜 ;
蒲天骄 ;
张亚朋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 37 (11) :201-210
[9]   计及出力水平影响与自相关性的风电预测误差模拟方法 [J].
杨建 ;
张利 ;
王明强 ;
韩学山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 37 (09) :96-102
[10]   风电与储能系统互补下的火电机组组合 [J].
李本新 ;
韩学山 ;
刘国静 ;
王孟夏 ;
李文博 ;
蒋哲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 37 (07) :32-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