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我国极端降水变化趋势及其对城市排水压力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陆咏晴
[1
,2
]
严岩
[1
]
丁丁
[3
]
赵春黎
[1
]
宋扬
[1
]
赵景柱
[1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北京大学
[4]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城市;
气候变化;
极端降水;
排水压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极端降水的变化,对城市排水系统产生巨大冲击,造成城市内涝、交通瘫痪及生命财产损失等问题。为了揭示我国极端降水变化的趋势和区域特征,及其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程度,使用中国气象数据中心1951—2014年全国917个站点的逐日降水量,计算得到我国极端降水及其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以我国289个主要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城市排水压力评估方法,预测并展望了不同时段和不同代表性浓度路径(RCPs)情景下,未来城市的排水压力情况。结果表明,我国极端降水整体上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而增加,全国年最大降水量变化速度的平均值为0.06mm/a,但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具有一致性,具体表现为南部极端降水增加而北部缓解的规律。我国排水压力大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北地区,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完善的东部和极端降水量比较小的西部地区城市排水压力比较低,华北地区极端降水的随机性大,历史上出现的最大降水显著高于该地区常见大雨,也属于内涝风险比较大的区域。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未来城市排水压力整体上升,城市未来短期排水压力相对于现有水平总体上升2.9%,具体75个城市的排水压力有所增加明显。且低应对的RCP8.5情景显著高于高应对的RCP2.6情景,这说明减缓气候变化的工作对降低我国城市内涝风险有比较大的积极意义。我国城市排水压力的变化也具有区域性,华北地区极端降水呈现减少的趋势,南部地区极端降水呈现增加趋势,加重了该地区原本就很高的城市内涝风险,需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和考虑了气候变化的前瞻性城市排水规划,以降低城市排水压力,尽量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经济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661 / 1667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