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视域下公民教育的实践建构

被引:2
作者
叶飞
机构
[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治理; 学校组织; 公民; 公民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7 [社会公德教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方式,在当前获得了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治理"理念倡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治理权利的共享,引导教师与学生通过协商、对话、合作以及公民伙伴关系等方式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扩大和提升学校的公共利益,培育学生的更为健全的公民品质。因此,学校"治理"与公民教育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有机联结的关系,学校组织的治理型建构可以为公民教育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制度保障,而公民教育则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治理意识,提升他们的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治理的发展。基于"治理"理念而建构起来的公民教育,不再是灌输式、概念式的公民教育,而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的公民教育,它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使学生成长为治理型的公民。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参与式公民学习与公民教育的实践建构 [J].
叶飞 .
中国教育学刊, 2011, (10) :80-83
[2]  
治理与善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主编, 2000
[3]   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 [J].
李萍 ;
钟明华 .
教育研究, 2002, (10) :66-69
[4]   责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新课题 [J].
严萍昌 .
学术论坛, 2005, (09) :176-178
[5]   关于教育治理的理论构思 [J].
王晓辉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5-14
[6]   论我国公共治理中公民角色的多元并存与转化 [J].
谭爽 ;
胡象明 .
南京社会科学, 2010, (05) :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