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淮河流域梅雨锋暴雨的地形敏感性试验

被引:14
|
作者
尹宜舟 [1 ,2 ]
沈新勇 [2 ,3 ]
李焕连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马里兰大学大气海洋科学系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暴雨; 梅雨锋; 地形; 敏感性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WRFV2.2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7年7月8~9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梅雨锋暴雨进行了模拟及相关的地形敏感性试验。结合这次暴雨过程特征,详细分析了大别山地区地形及皖东南地区地形分别对安徽北部、湖北北部和河南东南角、江苏中部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次降水过程中,如果没有大别山地区的地形,安徽北部一带的700 hPa天气系统的发展或移动速度更快,相关区域降水将加大,地形在鄂豫地区产生的切变消失,相应的降水消失,且地形切变与气流切变叠加时降水更大,在一定的系统配置条件下,大别山地区的地形可以影响江苏地区降水的发生、发展;如果没有皖东南地区的地形,安徽北部系统略有发展,大别山地区的地形切变作用减弱,江苏中部的降水大范围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085 / 10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大气湿位涡影响夏季江淮降水异常的机理分析
    张艳霞
    钱永甫
    翟盘茂
    [J]. 高原气象, 2008, (01) : 26 - 35
  • [2]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研究概述
    廖菲
    洪延超
    郑国光
    [J]. 气象科技, 2007, (03) : 309 - 316
  • [3] 改进的湿Q矢量分析方法及梅雨锋暴雨形成机制
    岳彩军
    董美莹
    寿绍文
    姚秀萍
    [J]. 高原气象 , 2007, (01) : 165 - 175
  • [4] 近百年全球海温异常变化与长江中下游梅雨
    周丽
    魏凤英
    [J]. 高原气象, 2006, (06) : 1111 - 1119
  • [5] 地形对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陈潜
    赵鸣
    [J]. 气象科学, 2006, (05) : 484 - 493
  • [6]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
    况雪源
    张耀存
    [J]. 高原气象 , 2006, (03) : 382 - 389
  • [7] 梅雨锋云系的结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姚秀萍
    于玉斌
    赵兵科
    [J]. 高原气象, 2005, (06) : 1002 - 1011
  • [8] 中尺度地形对暴雨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冯强
    叶汝杰
    王昂生
    陶诗言
    许焕斌
    高守亭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4, (04) : 1 - 4
  • [9] 中国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形成机理以及监测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
    倪允琪
    周秀骥
    [J]. 气象学报, 2004, (05) : 647 - 662
  • [10] 江淮地区中尺度地形对一次梅雨锋暴雨的敏感性试验
    臧增亮
    张铭
    沈洪卫
    姚好海
    [J]. 气象科学, 2004, (01) : 26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