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指标框架、评价标准及技术分析

被引:21
作者
檀慧玲
李文燕
万兴睿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PISA&ATC21S;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 测评框架; 评价标准; 计算机辅助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8.09.017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对高阶能力的测评是当前教育测评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关注的重点。其中,PISA2015和ATC21S基于对"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不同定义和解释,分别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测评框架及指标体系,形成了多维度、多等级、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借助新一代计算机辅助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实现了复杂问题情境中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文章采用比较研究法,对这两个项目关于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框架、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等进行剖析,发现我国尚需拓展对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等评价内容的研究,提升测评框架构建及指标体系研制的科学水平,加强计算机测评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对中国学生高阶能力的测评,促进实施核心素养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PISA2015和ATC21S的测量原理透视 [J].
袁建林 ;
刘红云 .
外国教育研究, 2016, 43 (12) :45-56
[2]   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 [J].
褚宏启 ;
张咏梅 ;
田一 .
中小学管理 , 2015, (09)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