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知识溢出效应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区域性影响

被引:13
作者
齐绍洲
方扬
李锴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能源强度; 知识溢出效应;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1.11.00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06 [能源管理];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1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以此作为技术进步的代表量,分析各个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当地能源强度的影响。得出的研究结论为:第一、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体现在纯技术效率上,中部地区体现在纯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上,西部地区体现在技术变化上。第二,东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对本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中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提高了本地区的能源强度,西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能够显著降低能源强度。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东、中部地区应该提高引进外资的技术和能耗门槛,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吸引更多更好的FDI,并注重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89 +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与能源强度变化的实证研究 [J].
张炎治 ;
聂锐 ;
冯颖 .
软科学, 2009, 23 (08) :54-57+81
[2]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 [J].
李廉水 ;
周勇 .
管理世界, 2006, (10) :82-89
[3]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J].
沈坤荣 .
管理世界, 1999, (05) :22-34
[4]  
江苏省外资结构现状与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郭颖.东南大学.2006, 04
[5]   The energy intensity of transition countries [J].
Cornillie, J ;
Fankhauser, S .
ENERGY ECONOMICS, 2004, 26 (03) :283-295
[6]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decoupling between energy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Mielnik, O ;
Goldemberg, J .
ENERGY POLICY, 2002, 30 (02) :87-89
[7]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technology gap [J].
Glass, AJ ;
Saggi, K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8, 55 (02) :36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