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折减系数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探究

被引:9
作者
王曼丽
何江涛
崔亚丰
何宝南
彭聪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污染负荷; 地下水价值; 折减系数;
D O I
10.13671/j.hjkxxb.2016.0193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地下水污染防治与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是基于DRASTIC模型结合污染荷载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本文对比总结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体系,针对目前方法体系的不足,提出基于折减系数的评价体系,通过引进"折减系数"来表征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最后以石家庄滹沱河冲洪积扇平原区为例进行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污染风险最高的地区多为工业区;其次是滹沱河河道及周边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包气带基本以砂性土为主,且排污河污染物随河水常年下渗;农业污染源排放量较小,农田区污染风险最低.该方法体系实现了污染物由地表到达地下的衰减过程量化,且简便易操作.此外,该方法把污染物毒性与污染物到达地下水面的量放在同一层次,使得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结果更具说服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510 / 451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J].
孙才志 ;
陈相涛 ;
陈雪姣 ;
郑德凤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5, 35 (05) :152-161
[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数值模拟研究 [J].
任剑飞 .
内蒙古水利, 2015, (03) :11-12
[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J].
刘凡 ;
孙继朝 ;
张英 ;
黄冠星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4, 12 (03) :127-132
[4]  
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 杨彦,于云江,王宗庆,李定龙,孙宏伟.环境科学. 2013(02)
[5]   我国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J].
邰托娅 ;
王金生 ;
王业耀 ;
白利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6) :648-653
[6]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构建研究[J]. 王俊杰,何江涛,陆燕,刘丽雅,张小亮.环境科学. 2012(09)
[7]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特征污染物量化方法探讨[J]. 王俊杰,何江涛,陆燕,刘丽雅,张小亮.环境科学. 2012(03)
[8]  
地下水污染风险区划方法研究[J]. 申利娜,李广贺.环境科学. 2010(04)
[9]   李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COD在包气带运移模拟研究 [J].
罗定贵 ;
张庆合 ;
张鸿郭 ;
陈迪云 .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8 (04) :60-64
[10]  
地下水污染风险源识别与防控区划技术[M]. 中国环境出版社 , 李广贺,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