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低碳转型的顶层制度设计: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被引:41
作者
赵新刚 [1 ]
梁吉 [1 ]
任领志 [1 ]
张玉琢 [1 ]
徐杰彦 [2 ]
机构
[1] 新能源电力与低碳发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2] 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绿色证书; 能源低碳转型;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7.2711
中图分类号
F426.6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将于2018年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简称配额制),有效契合了我国能源低碳转型顶层制度设计的战略需求。在总结分析配额制国际实践的基础上,采用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配额制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经济学解释。一方面,从政府和配额供需角度,解构了绿色证书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另一方面,从制度的构建性和发电厂商行为策略的演化角度,论证了配额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揭示了配额制成功施行的关键。最后,针对我国配额制建设问题,从制度顶层设计、部门协同、配额目标设定和实施计划制定4个层面,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给出了对策和建议。所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对我国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配额制建设极具实践和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64 / 11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中长期目标的最优实现路径及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分析 [J].
衣博文 ;
许金华 ;
范英 .
系统工程学报, 2017, (03) :313-324
[2]   固定电价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基于中国电力市场的比较 [J].
郭炜煜 ;
赵新刚 ;
冯霞 .
中国科技论坛, 2016, (09) :90-97
[3]   可再生能源激励制度下的低碳经济电源规划 [J].
张晓辉 ;
闫鹏达 ;
钟嘉庆 ;
卢志刚 .
电网技术, 2015, 39 (03) :655-662
[4]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对我国电源结构的影响机理及效果研究 [J].
赵新刚 ;
冯天天 ;
杨益晟 .
电网技术, 2014, 38 (04) :974-979
[5]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国外实践及相关启示 [J].
谢国辉 ;
李琼慧 ;
王乾坤 ;
黄碧斌 ;
曹石亚 .
能源技术经济, 2012, 24 (07) :19-22
[6]   中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实施对策探讨 [J].
任东明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22) :25-28
[7]   国际经验与中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设计 [J].
李家才 ;
陈工 .
太平洋学报, 2008, (10) :44-51
[8]   关于引入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若干问题的讨论 [J].
任东明 .
中国能源, 2007, (11) :10-13
[9]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任东明, 2012
[10]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iomass power industry under feed-in tariff and 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 A system dynamics analysis[J] . Zhang Yu-zhuo,Zhao Xin-gang,Ren Ling-zhi,Liang Ji,Liu Ping-kuo.Energy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