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人工智能的未来及其教育影响——以社会性科幻为载体的思想实验

被引:46
作者
顾小清 [1 ]
蔡慧英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未来教育; 社会性科幻故事; 人机协同; 知识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科幻故事是前沿科技未来发展图景的社会性文化投射,是研究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素材。以社会性科幻作为思想实验载体,研究从人工智能技术性能和人机交互程度两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人机扩展、人机交互、人机融合、人机扩展等四类典型的社会性科幻故事。通过对人工智能应用典型场景的社会性想象,研究揭示出人工智能在促进人类与社会发展上的四种效能:延伸人体身体机能的重要手段、增强人机协同的有效方式、引发智能生产倍增的新型载体、变革社会关系与结构的驱动力。因此,为了顺应人工智能驱动下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当下的教育改革中,我们需要把握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系统的核心价值取向,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聚焦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系统的关键要素,从大规模个性化学习、重塑知识观及教学创新模式、未来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等维度,形成实现教育目标的实践路径。最后,需要着眼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迁,科学治理教育生态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以指数思维引领智慧教育创新发展 [J].
祝智庭 ;
俞建慧 ;
韩中美 ;
黄昌勤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1) :5-16+32
[2]   人工智能:人类命运的天使抑或魔鬼——兼论新技术与青年发展 [J].
张耀铭 ;
张路曦 .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 (01) :1-23
[3]   人工智能科幻叙事的三种时间想象与当代社会焦虑 [J].
王峰 .
社会科学战线, 2019, (03) :190-197+282+2
[5]   从教育生态视角审思技术使能的教育创新 [J].
顾小清 ;
易玉何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11) :17-23+59
[6]  
人工智能科幻叙事的三种时间想象与当代社会焦虑 .2 王峰. 社会科学战线 . 2019
[7]  
人的延伸: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反思 .2 http://n.eastday.com/pnews/1594735406027496 . 2021
[8]   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原初问题 [J].
江怡 .
社会科学战线, 2020, (01) :207-213+282
[9]   谁在定义未来——被垄断的科幻文化与“未来定义权”的提出 [J].
吴福仲 ;
张铮 ;
林天强 .
南京社会科学, 2020, (02) :142-149
[10]   智能机器时代的教育:方向与策略 [J].
赵勇 .
教育研究, 2020, 41 (03) :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