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贫困:赋权与公民权

被引:32
|
作者
约翰·弗里德曼
机构
关键词
公民权利; 福利国家; 凯恩斯; 权力基础; 社会关系; 公民权; 服务国家; 赋权; 道义经济; 市民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试图改造我们关于“结构性”贫困──论其为北方的或南方的──的思想。本文首先考察贫困一词的语义──我们是怎样谈论它的,而这些谈论又怎样透露出我们的话语所根据的种种假设和意识形态──然后提出了一种“赋权模型”。这个模型着重家庭经济及其为谋生生产所需要的资源。作者认为,家庭经济乃是社会关系的道德经济和以货币交易为基础的交换经济这二者的整合,指出了8种社会权力基础或者说生活资源。但全凭各家各户自己努力,巨大的贫困问题是无法解决的。除了以地方上和居民体为基础的努力之外,尤其需要国家大力参与,这才能解决所有那些被排斥于全球积累过程之外的人们对资源的巨大需求。本文末节提出一种社会契约将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规定一整套新的条款。这个契约的目的是要把行将就木的凯恩斯福利国家取而代之。但其实现则有待于从市民社会本身产生的政治行动。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20
页数:1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