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5
作者
杨飞
机构
[1]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信息技术进步; 技术差距;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7.08.011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71.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同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利用CES生产函数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与美国制造业技术差距,并对技术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测算结果表明,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在1995~1998年期间出现短暂缩小,但1999~2009年期间技术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分行业看,中国的资源、能源等垄断性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同美国的技术差距较大,而消费品制造业同美国的技术差距较小。利用分行业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信息通信技术和制度环境,特别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制度改革并未有效促进信息技术进步进而缩小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在中国加入WTO后显著缩小了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并未有效缩小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而且,随着人均GDP的上升,中美制造业技术差距并未呈现收敛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4+137 +13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技术差距对技术引进存在门限效应吗?——基于中美制造业产品质量视角的实证检验 [J].
王林辉 ;
张伊依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3) :85-95+147
[2]   中国经济增长来源:基于非参数核算方法的分析 [J].
梁泳梅 ;
董敏杰 .
世界经济, 2015, 38 (11) :29-52
[3]   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冲击与减速治理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王宏淼 ;
陆明涛 ;
张磊 .
经济研究, 2014, 49 (12) :4-17+32
[4]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了么? [J].
张杰 ;
郑文平 ;
翟福昕 .
经济研究, 2014, 49 (10) :46-59
[5]   中国与OECD主要国家工业行业技术差距的动态测度 [J].
陆剑 ;
柳剑平 ;
程时雄 .
世界经济, 2014, 37 (09) :25-52
[6]   人口年龄结构与中国省际技术进步方向 [J].
邓明 .
经济研究, 2014, 49 (03) :130-143
[7]   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 [J].
戴天仕 ;
徐现祥 .
世界经济, 2010, 33 (11) :54-70
[8]   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与问题——以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为视角 [J].
张车伟 ;
张士斌 .
中国人口科学, 2010, (05) :24-35+111
[9]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J].
刘伟 ;
张辉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4-15
[10]   技术差距、技术扩散与收敛效应:来自134个国家技术成就指数的证据 [J].
范黎波 ;
郑建明 ;
江琳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9) :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