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的意涵与构建

被引:2
作者
李航
机构
[1] 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系
关键词
大学精神; 构建; 主体; 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大学精神的意涵可以从个人的修养、学校的定位、国家与社会的服务、人类的发展四个层面的意义来界定。基于这样的意涵理解,大学精神的构建主体与实践路径也必然是多元与多维的。现代大学产生于西方,需要我们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精神构建的先进理念。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挖掘本土化的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构建大学精神则是中国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学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研究 [J].
肖庆华 .
大学教育, 2012, 1 (04) :84-85
[2]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J].
戴木才 ;
田海舰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 (02) :36-39
[3]   “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及其建设思路 [J].
李辉 ;
钟明华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2) :116-120
[4]  
大学的理念与追求.[M].董泽芳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陈洪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  
赫尔巴特文集.[M].[(德)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著];李其龙;郭官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7]  
赫尔巴特文集.[M].[(德)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著];李其龙;郭官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8]  
论大学精神与人的和谐发展.[D].邓德强.吉林大学.200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