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

被引:17
|
作者
董方
宋文琪
徐樨巍
许宏
刘锡青
常梅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细菌室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关键词
儿童; 肠杆菌; 碳青霉烯酶; 基因;
D O I
10.16718/j.1009-7708.2013.04.006
中图分类号
R44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所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46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使用改良Hodge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产碳青霉烯酶的表型确证。PCR技术检测碳青霉烯酶的KPC、GES、IMI/NMC-A、SME、IMP、VIM、GIM、SPM、SIM、NDM-1和OXA基因型。对PCR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后,使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DNA测序。将得到的拼接序列,与GenBank中Blast进行同源分析,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 46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26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占56.5%,13株为阴沟肠杆菌,占28.3%,7株为大肠埃希菌,占15.2%。改良Hodge试验阳性40株(87.0%),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41株(89.1%)。IMP基因阳性38株(82.6%),其余8株均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检测均为阴性。测序结果显示,IMP型34株为IMP-4亚型,占89.5%;4株为IMP-8亚型,占10.5%。结论产金属酶是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的重要耐药机制。且产生的金属酶均为IMP基因型,同时存在IMP-4和IMP-8两种基因亚型,其中以IMP-4亚型为主,少数为IMP-8亚型。在儿科临床进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监测十分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朱德妹
    汪复
    胡付品
    蒋晓飞
    倪语星
    孙景勇
    徐英春
    张小江
    胡云健
    艾效曼
    俞云松
    杨青
    孙自镛
    陈中举
    贾蓓
    黄文祥
    卓超
    苏丹虹
    魏莲花
    吴玲
    张朝霞
    季萍
    王传清
    王爱敏
    张泓
    孔菁
    徐元宏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 11 (05) : 321 - 329
  • [2] 泛耐药弗劳地柠檬酸杆菌产β内酰胺酶及同源性
    骆俊
    朱德妹
    徐晓刚
    吴卫红
    王明贵
    张婴元
    汪复
    [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6, (05) : 291 - 295
  • [3] 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产生与细菌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沈继录
    朱德妹
    吴卫红
    徐晓刚
    王明贵
    [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8, (04)
  • [4] Occurrence of a new metallo-β-lactamase IMP-4 carried on a conjugative plasmid in Citrobacter youngae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wkey, PM
    Xiong, JH
    Ye, HF
    Li, HY
    M'Zali, FH
    [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01, 194 (01) : 53 -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