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重心转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16
作者
吴小节 [1 ]
杨书燕 [1 ]
汪秀琼 [2 ]
机构
[1]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重心转移; 熵值法; 重心法; 面板数据;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16050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构建了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对2000、2004、2008、2012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使用重心法对四个时点的生态文明重心特征进行了测算,并使用面板回归模型对生态文明重心转移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生态文明重心总体经历了西南、东北、西南三个方向的变动,生态文明重心主要集中在河南省漯河市附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等因素对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是影响生态文明变化的主要因素,而人口变动对生态文明的影响并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生态红线”制度体系建设的路线图 [J].
陈海嵩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9) :52-59
[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与空间分异 [J].
汪秀琼 ;
彭韵妍 ;
吴小节 ;
李双玫 .
华东经济管理, 2015, 29 (04) :52-56+146
[3]   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 [J].
彭向刚 ;
向俊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3) :12-18
[4]   转型期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格局演变与机理 [J].
张荣天 ;
焦华富 .
地理研究, 2014, 33 (12) :2251-2262
[5]   1990年以来湖南人口与经济重心及其演化 [J].
林思宇 ;
王良健 ;
马中 .
经济地理, 2014, 34 (10) :31-38
[6]   都市旅游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基于熵权修正AHP层次模型 [J].
黄和平 ;
于秋阳 .
华东经济管理, 2014, 28 (09) :71-77
[7]   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述评 [J].
张景奇 ;
孙萍 ;
徐建 .
经济地理, 2014, 34 (08) :137-142+185
[8]   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 [J].
关海玲 ;
江红芳 .
统计与决策, 2014, (15) :55-58
[9]   北京市生态足迹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分析 [J].
王立群 ;
李冰 ;
郭轲 .
城市问题, 2014, (07) :2-8
[10]   会计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J].
沈洪涛 ;
廖菁华 .
会计研究, 2014, (07) :12-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