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地缘政治学重点研究方向

被引:38
作者
胡志丁 [1 ,2 ,3 ]
陆大道 [2 ,3 ]
杜德斌 [3 ,4 ]
葛岳静 [3 ,5 ]
骆华松 [1 ,3 ]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4]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地缘政治学; 地缘环境; “一带一路”; 地缘格局; 地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1.4 [政治地理学、地缘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世界大国之间最有可能发生实力盛衰,权力转换,世界格局和区域格局发生相应变化,地缘政治研究的重要性将会日益凸显。中国地缘政治学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凝练方向、汇聚合力才是当前中国地缘政治学当务之急。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归纳了未来十年中国地缘政治学重点研究的五个方向,即地缘环境解析理论与方法、地缘结构与未来全球地缘环境变化、共建"一带一路"的区域响应与中国面临的地缘环境、和平崛起的中国国家地缘战略和地缘环境大数据集成与服务平台建设,并对每一个重点研究方向阐明了其原因和各研究方向的当前研究现状、未来研究思路。最后对五个重点研究方向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国内外地缘政治学发展思路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近20年国际地缘政治学的研究进展 [J].
宋涛 ;
陆大道 ;
梁宜 ;
王倩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551-563
[2]   国际上的政治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启示——对《Political Geography》杂志2005-2015年载文的分析 [J].
安宁 ;
钱俊希 ;
陈晓亮 ;
朱竑 .
地理学报, 2016, 71 (02) :217-235
[3]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现状 [J].
秦亚青 .
国际观察, 2016, (01) :1-5
[4]   地理科学的价值与地理学者的情怀 [J].
陆大道 .
地理学报, 2015, 70 (10) :1539-1551
[5]   “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 [J].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38-544
[6]   “大数据”热潮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J].
甄峰 ;
王波 .
地理研究, 2015, 34 (05) :803-811
[7]   大数据对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促进与局限 [J].
杨振山 ;
龙瀛 ;
Nicolas DOUAY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4) :410-417
[8]   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 [J].
杜德斌 ;
段德忠 ;
刘承良 ;
马亚华 .
地理研究, 2015, 34 (02) :199-212
[9]   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的地缘政治 [J].
王文涛 ;
刘燕华 ;
于宏源 .
地理学报, 2014, 69 (09) :1259-1267
[10]   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的战略影响分析 [J].
陆俊元 .
人文地理, 2014, 29 (04) :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