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巴别塔:走入世界的中国社会科学

被引:6
作者
刘云杉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学科制度; 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11.02.002
中图分类号
C91-09 [社会学史、社会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60305 ;
摘要
本文以巴别塔之喻,指出西方社会科学以分化封闭的学科制度去"发现"社会生活的普遍规律,再以学术场域构建的"理性乌托邦"为纷繁、差异的社会世界立法,其后是以时间雏度的进步叙事驱逐承载于空间中的差异与传统。进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在"移植"西方社会科学时,以向西方学习、与国际接轨等知识策略,用普遍性改造差异性。最后,以开放社会科学告别巴别塔,中国社会科学以问题导向、实践传统与文化自觉走向世界。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4+188 +18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 [J].
邓正来 .
社会科学, 2008, (07) :4-11+189
[2]   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 [J].
苏国勋 .
社会学研究, 2006, (02) :1-12+243
[3]   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 [J].
黄宗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1) :83-93+207
[4]  
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型”.[N]..解放日报.2009,
[5]  
华人本土心理学.[M].杨国枢; 黄光国; 杨中芳; 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6]  
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M].叶启政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知识的不确定性.[M].(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著;王昺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8]  
被围困的社会.[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9]  
研究与反思.[M].邓正来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0]  
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M].(美)艾尔文·古德纳(AlvinGouldner)著;顾晓辉;蔡嵘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