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19
作者
王金国 [1 ]
张经强 [2 ]
王娇 [2 ]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
[2]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市属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属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性,由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设置不同,普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高于高职院校,工科类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高于经管类高校。因此,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制定科学的科技创新政策,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充分发挥首都区域创新优势,提升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加大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天津市22所高校为例 [J].
黄建国 ;
李云 .
中国高校科技, 2016, (09) :7-9
[2]   国防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何颖波 ;
王建 ;
李洛军 ;
吴兴春 ;
唐勇 ;
李晓轩 ;
周红萍 ;
钟华 ;
刘先忠 .
科研管理, 2016, 37 (03) :68-72
[3]   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辛宝忠 .
学术交流, 2016, (03) :123-129
[4]   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基于华东地区高校的实证研究 [J].
刘勇 ;
应洪斌 ;
蒋芬君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 26 (05) :113-119
[5]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J].
梁翠 ;
王智新 .
科学管理研究 , 2014, (01) :23-26
[6]   高校科技创新力发展实证研究 [J].
隋秀芝 ;
李炜 .
科学管理研究 , 2013, (01) :29-32
[7]   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J].
张卫国 ;
柴瑜 ;
曹万立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8 (01) :77-82
[8]   Growth and productive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censing [J].
Thursby, JG ;
Kemp, S .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01) :109-124
[9]  
Selling University Technology: Patterns from MIT[J] . Scott Shane.Management Science . 2002 (1)
[10]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novative activity of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Miyata, Y .
TECHNOVATION, 2000, 20 (08) :41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