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普铁矿区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21
|
作者
付强 [1 ,2 ]
杨竹森 [3 ]
郑远川 [1 ]
黄克贤 [2 ]
李秋耘 [2 ]
李为 [2 ]
梁维 [2 ]
孙清钟 [2 ]
张松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花岗闪长岩; 加拉普铁矿; 西藏;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13.03.015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南部发育有大规模的碰撞成矿作用,冈底斯北缘Pb-Zn-Ag-Cu-Fe多金属成矿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加拉普铁矿床是位于该成矿带东侧的矽卡岩型铁矿床,其成矿作用与区内的花岗闪长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该岩体成岩年龄为(63·4±0·5)Ma(n=25,MSWD=1·2),表明矿床形成于印-亚陆陆碰撞的主碰撞阶段。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石属中-高钾钙碱性准铝质花岗岩;其ΣREE较低(100·5×10-6~170·3×10-6),具弱-中等负Eu异常,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Pb、K、Th,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Hf、Ta、Ti、Nb等,与早期的林子宗火山岩相类似,具有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岩石εNd(t)值为-2·60~-2·34,(87Sr/86Sr)初始值为0·7074~0·7075,反映了重熔地壳物质与幔源物质混合的特点。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岩体的锆石εHf(t)值和地壳模式年龄均分布较广,分别为-9·1~4·3和864~2368Ma,同样表明岩石岩浆源区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综合上述数据,矿区的花岗闪长岩是地幔源区岩浆与陆壳重熔岩浆混合而成的壳幔混源的I型花岗岩。已有数据显示,冈底斯北缘Pb-Zn-Ag-Cu-Fe多金属成矿带从白垩纪至中新世均有强烈的成矿作用,但其主成矿期集中在62~50Ma,且与主碰撞阶段的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Pb-Zn-Ag成矿作用主要与受壳源物质控制的花岗岩密切相关,而与Fe-Cu矿化有关的岩体则更多地显示了幔源物质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564 / 57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 [1] 西藏龙马拉多金属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付强
    郑远川
    黄克贤
    [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2, 64 (04) : 26 - 30
  • [2] 西藏亚贵拉矿区两期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黄克贤
    郑远川
    张松
    李为
    孙清钟
    李秋耘
    梁维
    付强
    侯增谦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2, 31 (03) : 348 - 360
  • [3] 亚贵拉-沙让-洞中拉矿集区中新生代岩浆岩Hf同位素特征与岩浆源区示踪
    高一鸣
    陈毓川
    王成辉
    侯可军
    [J]. 矿床地质, 2011, 30 (02) : 279 - 291
  • [4] 西藏洞中拉铅锌矿床石英激光探针40Ar-39Ar定年及地质意义
    费光春
    温春齐
    周雄
    吴鹏宇
    温泉
    [J]. 矿物岩石, 2010, 30 (03) : 38 - 43
  • [5] 西藏亚贵拉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J]. 杜欣,燕长海,陈俊魁,高明.矿床地质. 2010(S1)
  • [6] 西藏沙让斑岩钼矿床锆石SHRIMP定年和角闪石Ar-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高一鸣
    陈毓川
    唐菊兴
    [J]. 矿床地质, 2010, 29 (02) : 323 - 331
  • [7] 西藏恰功铁矿岩浆演化序列及斑岩出溶流体特征
    谢玉玲
    李应栩
    David RCOOKE
    Chris GRYAN
    Jamie LAIRD
    白劲松
    刘云飞
    李光明
    张丽
    [J]. 地质学报, 2009, 83 (12) : 1869 - 1886
  • [8] 西藏工布江达县亚贵拉铅锌钼多金属矿床石英斑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高一鸣
    陈毓川
    唐菊兴
    杜欣
    李新法
    高明
    蔡志超
    [J]. 地质学报, 2009, 83 (10) : 1436 - 1444
  • [9] 西藏工布江达县沙让斑岩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唐菊兴
    陈毓川
    王登红
    王成辉
    许远平
    屈文俊
    黄卫
    黄勇
    [J]. 地质学报, 2009, 83 (05) : 698 - 704
  • [10] 西藏林周县勒青拉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张林奎
    范文玉
    高大发
    [J]. 地质与勘探, 2008, (05) : 10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