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农业、农民、农村三个论断的辨析

被引:1
作者
林亦平
滕秀梅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关键词
传统农业; 农民; 农村; 唯物史观; 辨析;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83304 ;
摘要
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剖析了"传统农业是低效益的产业、农民是低素质的群体、农村是低效率的区域"的片面性。中国传统农业之所以被认为是低效益的,是因为没有认清中国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以及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没有结合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结构及其与农业有关的所有制进行考察;而对中国传统农民是低素质的认识,源于对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特殊作用的无视;对农村是低效益的评价,源于对城乡之间效率衡量统一指标的照搬,并不完全符合农村的产业特点和其内部经济指标的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经济学条件及实现的基本途径 [J].
常生君 .
新西部(下半月), 2009, (01) :17-18
[3]   中国农村30年改革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J].
刘伯霞 .
学习与实践, 2008, (12) :23-33
[4]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的基本经验 [J].
郭书田 .
河北学刊, 2008, (04) :1-6
[5]   农民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切入点的原因 [J].
林丽英 .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8, (04) :56-57
[6]   关于小农经济的理论争论与现实发展 [J].
张新光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4) :93-98+110
[7]   略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及面临的矛盾 [J].
白荣欣 .
经济问题, 2008, (02) :75-76
[8]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J].
党国英 .
社会科学战线, 2008, (02) :8-24
[9]   近20年国内“三农”问题研究综述 [J].
曾长秋 ;
刘宏艳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86-89
[10]   农民文化传统与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J].
李方祥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4, (05)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