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发展型国家藏在哪里?——对二战后美国创新政策演进及特征的评述

被引:24
作者
封凯栋 [1 ]
李君然 [1 ]
付震宇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发展型国家; 创新政策; 政策体系; 网络化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771.2 [];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论文是对布洛克等学者关于美国作为"隐藏的发展型国家"观点的延伸与讨论。通过对20世纪美国创新政策演进过程的回顾与分析,论文强调美国"发展型国家"的特征之所以得以"隐藏",主要是由于其创新政策工具采用网络化机制,同时美国社会在经过二战后的两场大讨论中已经普遍认同了国家积极介入创新活动的意识形态。后者使得政策制定者们不会再轻易触动人们普遍接受的共识,而社会公众的关注也因此不会再被聚焦到创新政策话题上来,从而形成了相对长期稳定的政策均衡。而对这一问题的澄清为我们对发展型国家和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讨论奠定了更好的讨论情景。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85+210 +210-211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产业政策治理模式创新的政治经济学 [J].
顾昕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 33 (01) :5-14+2
[2]   艾利森委员会初探 [J].
吴佐海 ;
王骏 .
科学文化评论, 2016, 13 (03) :36-51
[3]   发展型国家的衰落 [J].
朱天飚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5) :34-39
[4]   美国科学政策的法律和历史基础 [J].
威廉·A·布兰彼得 .
科学学研究, 2005, (03) :289-297
[5]  
美国联邦科学政策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张东海, 2009
[6]  
The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 Federal support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 hidden industrial policy?[J] . Yasuyuki Motoyama,Richard Appelbaum,Rachel Parker.Technology in Society . 2011 (1)
[7]  
Rethinking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ARPA and the case for embedded network governance[J] . Erica R.H. Fuchs.Research Policy . 2010 (9)
[8]  
From Lab to iPod: A Story of Discovery and Commercialization in the Post-Cold War Era[J] . McCray,W Patrick.Technology and Culture . 2009 (1)
[9]  
Patenting and US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world before and after Bayh-Dole[J] . Bhaven N. Sampat.Research Policy . 2006 (6)
[10]   The Enactment of Bayh–Dole [J].
Ashley J. Stevens .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4, 29 (1) :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