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情感及其社区生活感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4
|
作者
邹雪瓶 [1 ]
谢波 [2 ]
李志刚 [2 ,3 ]
陈宏胜 [4 ]
刘晔 [5 ]
机构
[1]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情感; 社区; 城镇化;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对广州市流动人口情感及其社区生活感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保障房社区的流动人口消极情感最高,其次是城中村、单位社区和商品房社区,最低为集资房社区,且流动人口聚居区中的消极情感高于非聚居区。在社区生活感知方面,非聚居区的社区归属感和邻里互助优于聚居区,而聚居区在邻里交往和邻里信任上优于非聚居区。其中,"社区归属感""邻里交往"和"邻里互助"因素对流动人口的消极情感存在负向作用,而"与社区里的外地人交往"则存在正向作用。流动人口之间的情感交往易出现"情感传染"现象,与相似群体的"情感共鸣"可能增加其生活烦恼。总体上,新时代的社区空间感知意义重大,城市移民的社区情感体验和情感适应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