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正义批判语境中的教育正义

被引:16
作者
舒志定
机构
[1]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教育思想; 正义; 教育正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我们追求怎样的教育正义,取决于我们阐释教育正义的思想方式。马克思正义理论为我们阐释教育正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因为马克思不否定"正义"问题,只是对"人权"或"法权"视角阐释"正义"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提出现实社会是讨论正义问题的前提,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是正义的价值尺度。重读马克思正义理论,目的是准确把握马克思处理正义问题的思想方式,并以这种思想方式指导我们对教育正义的阐释,它要求我们立足现实社会理解教育正义,坚持教育正义的历史性原则,确立人的自由发展目标是评判教育正义的依据,并以此作为建构教育制度的价值追求,展现马克思正义理论对指导中国教育改革的当代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63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马克思对“伦理的正义”概念的批判 [J].
张文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3) :31-43
[2]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三重意蕴 [J].
李佃来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3) :5-16
[3]   马克思正义观的三个根本性问题 [J].
段忠桥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 (05) :1-7
[4]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论 [J].
田上孝一 ;
黄贺 .
国外理论动态, 2008, (01) :51-54
[5]  
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李惠斌; 李义天; 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  
政治哲学史讲义.[M].(美) 罗尔斯;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  
马克思与诺齐克之间.[M].(英) 柯亨 (Cohen;G.A.) ;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