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政策能否降低环境污染?——基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15
作者
汪克亮
姜伟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双重差分法; 环境治理; 中介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083305 ; 1204 ;
摘要
在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科技金融发展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动力和新方向。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8年262个地级市数据,将“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实施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科技金融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对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与水污染相比,科技金融政策对于空气污染的治理效果更为明显;其次,从城市区位来看,科技金融政策对于东部和北部地区的环境治理效果要优于中部、西部和南部地区;从城市等级来看,科技金融政策对于高等级城市具有更为明显的治污排污效果;最后,中介效应分析表明,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和经济规模是科技金融政策改善环境的有效路径。此外,科技金融政策实施对于邻近地区的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果。上述分析首次尝试将环境污染纳入到科技金融政策的评估框架中,丰富和完善了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有效地回应了学术界关于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和环境治理的争论,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绿色经济效率影响机制 [J].
汪彬 ;
阳镇 ;
陈洋毅 ;
李佳杰 ;
陈劲 .
上海经济研究, 2022, (06) :62-77
[2]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 [J].
李爱真 ;
苏治 ;
付红妍 .
经济纵横, 2022, (05) :39-51
[3]   政府与市场“双轮”何以驱动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评估 [J].
叶初升 ;
李竺雯 ;
孙薇 .
经济问题探索, 2022, (05) :32-46
[4]   绿色技术创新能否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基于财政分权的视角 [J].
廖果平 ;
秦剑美 .
技术经济, 2022, 41 (04) :17-29
[5]   科技金融政策是否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J].
刘少波 ;
吴玥 .
产经评论, 2022, 13 (02) :117-132
[6]   中国环境保护税与绿色创新:杠杆效应还是挤出效应? [J].
刘金科 ;
肖翊阳 .
经济研究, 2022, 57 (01) :72-88
[7]   科技金融政策、企业生命周期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基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J].
陈振权 ;
李大伟 ;
吴非 .
南方金融, 2021, (09) :3-19
[8]   科技金融政策如何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来自“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证据 [J].
顾江寒 ;
柴华奇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 (15) :41-49
[9]   环境责任视角下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J].
孙金花 ;
徐琳霖 ;
胡健 .
技术经济, 2021, 40 (10) :10-22
[10]   环境技术标准何以影响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基于技术改造的视角 [J].
万攀兵 ;
杨冕 ;
陈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21, (09) :11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