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元胞自动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36
作者
熊利亚
常斌
周相广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北京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5]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6] 盘锦
[7] 廊坊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地理元胞自动机;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适宜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现象与过程,它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在一定地域上又受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强烈影响,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地域性。同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采用地理元胞自动机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优点、原理及方法,并以河西走廊地区为实例,采用Idrisi的CA-MARKOV模块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和预测,得出河西走廊地区1995年到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研究表明,与一般的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GIS方法和统计方法相比,地理元胞自动机具有快速、准确、实时性强的特点;与动态模型相比,采用地理元胞自动机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具有简明易行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福建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 [J].
韦素琼 ;
陈健飞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85-91
[2]   1995~2000年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J].
蒙吉军 ;
李正国 ;
吴秀芹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6) :645-651
[3]   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例 [J].
任志远 .
干旱区研究, 2003, (03) :202-205
[4]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J].
郑海金 ;
华珞 ;
欧立业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89-95
[5]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J].
李仁东 ;
程学军 ;
隋晓丽 .
地理研究, 2003, (04) :423-431
[6]   基于GIS的漳州市土地适宜性评价 [J].
程炯 ;
李新通 ;
陈加兵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98-101
[7]   基于GIS的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模型 [J].
陈佑启 ;
Peter HVerburg .
生态科学, 2000, (03) :1-7
[8]   基于GIS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J].
黄跃进 ;
唐锦春 ;
孙柄楠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9, (04) :78-82
[9]   Fuzzy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陈健飞 ;
刘卫民 .
资源科学, 1999, (04) :74-77
[10]   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J].
张建明 ;
郁光磊 ;
璩向宁 .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