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教育与宗教信仰的代际传递阻滞——兼论我国部分农村“宗教热”
被引:15
作者
:
阮荣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阮荣平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风田
[
1
]
刘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刘力
[
2
]
机构
:
[1]
中国人民大学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来源
:
经济学动态
|
2015年
/ 12期
关键词
:
代际传递;
锁定效应;
人力资本;
信仰;
社会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B911 [宗教与社会政治];
学科分类号
:
010107 ;
摘要
:
本文对农村居民信仰代际传递进行了分析,并借此对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宗教热"现象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非宗教信仰都具有代际锁定效应,但是与非宗教信仰相比,宗教信仰的代际锁定效应更强。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能够强化非宗教信仰的代际锁定,削弱宗教信仰的代际传递效应。宗教信仰的代际传递受到横向社会化的抑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当代中国超常信仰的经验研究——兼论中国宗教的内容与格局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昌奇
;
王存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王存同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5)
:178
-197+245
[2]
差序格局下的宗教信仰和信任 基于中国十城市的经验数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阮荣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兵
.
社会,
2011,
31
(04)
:195
-217
[3]
中国农村非正式社会保障供给研究——基于宗教社会保障功能的分析
[J].
阮荣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阮荣平
;
刘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国基尔大学农业经济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刘力
.
管理世界,
2011,
(04)
:46
-57+187
[4]
中国农村“文明的冲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阮荣平
;
郑风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郑风田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3)
:845
-868
[5]
公共文化供给的宗教信仰挤出效应检验——基于河南农村调查数据
[J].
阮荣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阮荣平
;
郑风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郑风田
;
刘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国基尔大学农业经济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刘力
.
中国农村观察,
2010,
(06)
:72
-85
[6]
风险、社会保障与农村宗教信仰
[J].
郑风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郑风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阮荣平
;
刘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国基尔大学农业经济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刘力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3)
:829
-850
[7]
超越排他性宗教:宗教社会学在中国遇到的挑战(英文)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卢云峰
;
Graeme Lan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Peking University
Graeme Lang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
31
(01)
:198
-216
[8]
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 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丽珠
.
社会,
2008,
(06)
:90
-109+225
[9]
西部农村“信仰流失”警示
[J].
谭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谭飞
;
陈晓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陈晓虎
;
刘书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刘书云
.
瞭望,
2007,
(06)
:6
-8
[10]
宗教社会学范式:探索与发展[J]. 魏德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6)
←
1
2
→
共 18 条
[1]
当代中国超常信仰的经验研究——兼论中国宗教的内容与格局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昌奇
;
王存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王存同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5)
:178
-197+245
[2]
差序格局下的宗教信仰和信任 基于中国十城市的经验数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阮荣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兵
.
社会,
2011,
31
(04)
:195
-217
[3]
中国农村非正式社会保障供给研究——基于宗教社会保障功能的分析
[J].
阮荣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阮荣平
;
刘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国基尔大学农业经济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刘力
.
管理世界,
2011,
(04)
:46
-57+187
[4]
中国农村“文明的冲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阮荣平
;
郑风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郑风田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3)
:845
-868
[5]
公共文化供给的宗教信仰挤出效应检验——基于河南农村调查数据
[J].
阮荣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阮荣平
;
郑风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郑风田
;
刘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国基尔大学农业经济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刘力
.
中国农村观察,
2010,
(06)
:72
-85
[6]
风险、社会保障与农村宗教信仰
[J].
郑风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郑风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阮荣平
;
刘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国基尔大学农业经济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刘力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3)
:829
-850
[7]
超越排他性宗教:宗教社会学在中国遇到的挑战(英文)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卢云峰
;
Graeme Lan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Peking University
Graeme Lang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
31
(01)
:198
-216
[8]
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 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丽珠
.
社会,
2008,
(06)
:90
-109+225
[9]
西部农村“信仰流失”警示
[J].
谭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谭飞
;
陈晓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陈晓虎
;
刘书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刘书云
.
瞭望,
2007,
(06)
:6
-8
[10]
宗教社会学范式:探索与发展[J]. 魏德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