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作家日记的文学史价值——兼析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被引:11
作者
刘增杰
机构
[1] 河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现代作家; 日记; 文学史料; 文学史价值;
D O I
10.16346/j.cnki.37-1101/c.2013.01.006
中图分类号
I2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现代作家日记,数量大,内容丰富,是一个尚待开发的现代学术领域。日记是作家情感世界真实的投影。"五四"前夕,胡适在日记里发出了"造新文学,此业吾曹欲让谁"的呐喊,鲁迅日记记录了划时代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的诞生历程。身在海外的吴宓,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到来却毫不理解,不知所措。当时的吴宓日记就表现了他那忧心如焚、痛不欲生的郁闷心境。1940年代后期发生的闻一多遇刺事件,在叶圣陶、朱自清等一批作家思想上引起了强烈的震撼,日记集中地展示了他们精神上的焦虑、愤懑。焦虑和愤懑化为行动,促使一批作家集体乘船北上投奔解放区,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向。20世纪后期,杨沫、巴金、俞平伯、陈白尘等几代作家的日记,更从不同侧面,逼真地呈现了作家在无法抗拒的暴力面前的愤慨与无奈,具有历史深度地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的荒唐与罪恶。百年作家日记也是一座无所不包的现代文学史料库,举凡作家早年出国考察的发现与惊喜,现代文学学科建设具体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乃至在公开发表的文字中较少见到的作家出言无忌的创作评论,在日记里都表现出了特有的个性与精彩。现代作家日记研究面临两个紧迫任务:一是开展对日记的抢救与整理;二是在整理过程中加强对日记的辨伪与阐释。文学史研究与日记研究的融汇,将可能接近研究对象的本真,带来已有研究结论的丰富与改写。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6+167 +167-16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清华园日记.[M].季羡林; 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  
九十年代日记.[M].王元化;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  
郑振铎日记全编.[M].陈福康整理;郑振铎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4]  
缄口日记.[M].陈白尘著;.大象出版社.2005,
[5]  
徐志摩全集.[M].韩石山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6]  
恽毓鼎澄斋日记.[M].(清)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7]  
历代日记丛谈.[M].陈左高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
[8]  
薛福成日记.[M].蔡少卿整理;薛福成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9]  
师陀全集.[M].刘增杰编校;师陀[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10]  
胡适全集.[M].胡适; 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