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水灾机制和减灾分析

被引:22
作者
朱翔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湖南长沙410081
关键词
水灾; 减灾; 洞庭湖; 三峡工程;
D O I
10.13577/j.jnd.1999.0106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分析了洞庭湖洪涝灾害的成因机制,指出长江三口和湖南四水的来水来沙是制约洞庭湖演变和造成湖区水灾的关键因素。应重点协调江湖关系和湖垸关系,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堵疏并重,泄蓄兼筹,并借助于未来的三峡工程来改善湖区的水文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洞庭湖区1996年特大洪涝灾害的特点与成因分析 [J].
李景保 .
地理学报, 1998, (02) :72-79
[2]   湖南省水灾及减灾研究 [J].
朱翔 .
自然灾害学报, 1994, (02) :56-62+90
[3]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预报模式 [J].
刘晓清 ;
毛德华 ;
曾桐秀 .
自然灾害学报, 1993, (03) :43-46
[4]   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J].
夏宜琤 .
湖泊科学, 1993, (02) :181-191
[5]   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洪涝治理的探讨 [J].
张英 .
人民长江 , 1990, (12) :49-55
[6]   洞庭湖区围垦问题的初步研究 [J].
卞鸿翔 ;
龚循礼 .
地理学报, 1985, (02) :131-141